English ︎



王雅慧,生於1973年

新北市人。家庭從事五金貿易,經濟小康,家中成員包括父母、一位姊姊和一位弟弟。



雅慧自幼即展現認真與高度自我要求的特質。在新北市新莊地區完成國小和國中學業後,順利考上了台灣的頂尖學府北一女中。儘管身處充滿升學壓力環境,雅慧仍以優異的學業表考取了台灣大學法律系。然而,在大學時期,她逐漸發現自己對法律並不感興趣。因此,毅然決然地與家人商定休學,計劃重新報考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同時自行報名畫室課程。值得一提的是,在休學前,雅慧完全沒有繪畫經驗,也未曾接受過任何美術專業的訓練。雖然當時她的美術表現並不出色,但非凡學科成績仍然讓她順利進入了師大美術系。大學期間,雅慧的主要創作媒材是油畫。




1998年

剛剛畢業的雅慧決定前往法國短期留學。在巴黎,她觀賞了眾多藝術作品,同時開始創作綠色包包的油畫作品,這件作品後來成為她申請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第一屆科技藝術研究所(後改名新媒體藝術研究所)的創作。



2000年

由於就讀師範體系,雅慧被派到台東關山國中擔任實習老師一年。這段時間對於一個在都市長大的孩子來說,是全新的自然體驗。回顧這段經歷時,雅慧在2021年的一次採訪中分享:「台東教書的經驗讓我重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喚醒了我兒時的好奇心。我總是像科學家一樣對事物的本質充滿好奇,這種好奇心伴隨著我一路成長。」巴黎時期的藝術體驗啟發了她對藝術創作的探索,而在台東的經歷則讓她重新發現對外在事物和風景的獨特觀察力。她購置了自己的第一台攝影機,開始捕捉天空中的雲朵,並對影像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從此以後,雅慧將生活視為自己的畫布,用敏銳的感知力觀察世界,將觀察到的第一手資料轉化為藝術作品。



2001年

雅慧受邀參加台北新樂園的聯展,新樂園成立於1995年,由藝術家聯合經營,是台灣90年代的一個重要替代藝術空間。同年,她進入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研究所影音創作組,影音創作組由袁廣鳴老師帶領,並結識了策展人王品驊,建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友誼。袁老師的教學主要圍繞錄像藝術,他鼓勵學生觀看大量國際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並啟發他們思考影像的本質。在新媒體創作組的學習環境中,無形中影響了雅慧的創作方式。此後的數十年間,她嘗試不同的實驗手法,試圖捕捉她腦海中的影像空間,並將其呈現在現實世界中。

2002年

雅慧在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課程中創作了作品《》,並獲得了台北美術獎。這件作品是在關渡美術館拍攝的,後來經過影像軟體的剪輯,物體的運動軌跡違反了現實世界的運動方式,呈現出一種宛如白日夢的全新空間體驗。當時不滿30歲的她已經在台灣新媒體領域獲得了重要的肯定。





策展人王品驊說:「從2002年開始的錄影裝置作品,雅慧的作品影像就始終在進行著與展出現場物理空間的密切對話。對於『空間』的重新詮釋,是她作品的第一個主題。」隨後,她的作品《縫隙》參展了由策展人巴特繆.馬力和王嘉驥擔任雙策展人的台北市立美術館雙年展,這件作品也收入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典藏品中。自此雅慧參與一系列由王嘉驥策劃,台灣新媒體藝術史上的重要展覽。



2003年

30歲的雅慧參與了策展人王嘉驥策劃的《造境──科技年代的影像詩學》聯展、以及台北誠品藝文空間的聯展,以及韓國漢城美術館聯展,這是她首次參與的海外展覽。


2004年

雅慧取得了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的碩士學位。在她的畢業論文中,她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創作方式:「我的作品呈現的是一種彷如意識清晰的白日夢,睜著眼,看到了不尋常的景象,轉身環顧四周,世界卻仍如我所認知的一樣。影像中的時空是熟悉又奇異的,它似乎從經驗而來卻又與現實時空脫臼,像是從這裡滑移到了它處。然而影像在這裡並非要引向一個已經消失或不存在的現實,它本身就是一種經驗,一種現實。因此在作品中,影像改變舊有的關係,產生了其它新的可能性。將知覺經驗重組,使其產生流動。這個流動的力量與變向的過程也就是我作品中的主要概念。」從她早期的自述可以看出,她一直通過影像實驗創造出一個類似於現實但又不同於此的「空間」,並將這個虛幻的空間投射到觀眾的視覺和心理體驗中,這是她創作中關注的核心。畢業時期,她在台灣代表性替代空間伊通公園舉辦個展《漂流場所》。




2005年

她創作了大型的沉浸式影像裝置作品《日光下的靜物》,該作品投影在牆上,但牆上卻出現了空隙,仿佛另一個空間的存在。旁邊的花盆靜物和它的影子靜靜地暗示這個動態的空間中的流動好似並不是真實的。這件作品由多個不同的模型拍攝而成,並參展了策展人王嘉驥在台北當代美術館策劃的《仙納杜變奏曲》,隨後被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同一時期,雅慧獲得了國巨科技藝術獎的肯定。這個獎項由國巨基金會與亞洲文化協會(簡稱 ACC)合作設立,每年贊助一位台灣藝術家在紐約的Location One駐村。此時,她也開始在台南藝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在取得候選人資格後休學。


2006年

雅慧前往紐約Location One,台灣ACC執行長張元茜回憶當時面試雅慧時表示:「雅慧的作品表現的是不屬於現實、很純淨的東西,因為她一直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與創作對話。」,此時她也受邀參加上海雙年展。


2007年

雅慧創作了錄像作品《訪客》,畫面在她的祖父母家拍攝,並將一朵小雲後製到畫面中。這緩緩飄動的小雲如同過客一樣,造訪她童年時期住過的家,呈現出一個感性、充滿童趣與想像力的詩意作品。並在同年與新苑藝術合作,發表個展《I've been here before and will come again》,在新苑藝術的帶領下,雅慧在西班牙錄影藝術博覽會獲得Loop最佳藝廊作品與呈現獎,新苑藝術也是雅慧第一個正式的畫廊代理。隨後,她前往法國西帖藝術村駐村。




2008年

雅慧搬到新北市林口區,一個新開發的城市。她目睹土地從荒煙蔓草逐漸都市化的過程,而將影像轉向反思自然與人造物之間的關係。她用現成物創作了一系列作品,包括《熱帶計畫:雪人》和《二十億光年的孤獨》。《熱帶計畫:雪人》記錄了雅慧在台灣這個亞熱帶國家捏塑出一個本不應存在的雪人,並將它放置於路邊拍攝,記錄路人的反應以及雪人逐漸融化的過程,這件作品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熱帶計畫:雪人》個展展出,也被美術館典藏;而《二十億光年的孤獨》將城市高樓的萬家燈火比作夜空中的星座,充滿浪漫聯想力。同年,她在新苑藝術舉辦了個展《彩虹與弓》,並參加法國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影展、荷蘭鹿特丹國際影展。


2010年

她前往芬蘭赫爾辛基駐村,芬蘭的自然景色再次觸動她。這段時間她開始記錄對其他當代藝術家和創作的思考,她說:「從芬蘭回來後觀察自己居住的地方,自然與人為的東西似乎混合在一起,不再有明確的界線。」同年,她參與了第七屆台北雙年展,並參加了東京藝術盛會六本木之夜。



2011年

對於自然的思考引領雅慧進一步研究東方哲學和漢學。她與策展人好友王品驊一起在南藝大博士班接觸何乏筆的平淡美學理論,平淡美學並以傅柯晚年的「自我技術」理論為出發點,探討東方哲學與美學中的「修身養性」。同年,雅慧與品驊相約一起爬山,這次的登山之旅讓她結識了之後的丈夫劉行一。


2012年

雅慧在日本京都小川登美夫畫廊舉辦個展《Pick up a leaf when it falls》,展出《葉洞》系列作品。接著,她與TKG+合作,舉辦了展覽《遙遠與鄰近的那些事物》,這次展覽探討事物的相對性,以及觀看本身作為一種相對性的觀念。雅慧說:「影像其實是被製造出來的,這些被製造出來的影像不知不覺又變成我們的觀看方式。」在展覽中,她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詮釋了日常生活物件,使觀者能夠以新的視角看待它們,並透過「我們如何觀察自然」的主題與影響技術的運用,去發現人類在觀看的習慣中所撐出的空隙一般的存在。




2013年

40歲的雅慧與劉行一結婚。劉行一是藝術家也是中醫師,兩人在東方哲學思想的研究中互相學習,並一同爬山、閱讀、飲茶,研究漢學家程抱一的理論,甚至一起練習太極拳,浸潤東方文化於生活中。



2014年

雅慧生下女兒Yoyo。在兩年的休息期間,她重新思考創作方式,挖掘更深層次的藝術意義,嘗試找到自己創作的基石。同時,她在母職和職業藝術家,這兩個代表自由和責任的身份之間尋求平衡。雅慧透過保持工作室的創作規律,和大量閱讀以中國哲學中有關「修養」的見解,來應對自己的藝術追尋和家庭生活之間的拉扯。


2015年

她創作了《返影入深林》系列攝影作品,探索影像空間中的繪畫性。在這系列作品中,她將墨色畫在紙張上,以影子表現空間感,再對摺紙張後拍攝。此時開始,雅慧的創作主要聚焦在純粹的影像實踐上,逐漸去除敘事性和生活物件,轉向專注於媒材本身的光影和墨色等空間性元素,回頭研究自己對於空間虛實的營造,與人類感知空間的能力,也從中找到與傳統繪畫的連結。雅慧自述:「畫的都是影子,但這也同時是在處理光線,因為當墨色一畫下去,影子和光線就同時出現了。」在這段時期,她的好友王韓芳評論她:「在深入思考之前,必須將概念或影像簡化、抽象化。
同年,她開始在元智大學擔任教職,更加認真地研究藝術史和藝術的本質。




2016年

緊接著靜態攝影《返影入深林》後,雅慧創作了動態的影像裝置《林中路》。這個作品極度抽象,將投影出的影像簡化成兩道相交的筆觸,和翻書的陰影與動態。透過畫面的墨色和線條,這件作品回應了東方水墨畫的虛實和流動特質,這件作品也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此時,雅慧的創作態度更加理性,她在展覽中結合了對自然的反思、王維《鹿柴》詩中的情境以及對Giorgio Morandi靜物影像的理解。她解釋道:「影像的運動、光度和空間性在我的工作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把這些元素視為某種『筆觸』和『構圖』的一部分,這是我對繪畫和影像的理解,旨在呈現一種風景,一種不斷變化的、動態的、回應自然的風景。」她將這一時期的作品展示於TKG+的個展《返影入深林》。




2017年

策展人王嘉驥在銀川當代美術館舉辦的展覽《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中展出了雅慧這一時期的作品。這是雅慧首次參加新媒體藝術跨足水墨藝術的聯展。同年,她應北美館資深館員雷逸婷之邀,創作了《五則對話》。交友簡單的雅慧,經常向自己喜愛的藝術家學習,透過他們的眼睛理解對方的風景和創作,這使她感到非常滿足。她說:「四十歲之後,我經常思考藝術和修養的問題。修養不僅僅是關於個人的道德品格,而更是關於個人的涵養。我喜歡的藝術家讓我大量閱讀他們的作品,深入其中,努力變成他們的眼睛、他們的感受,希望在他們的角度感知世界。




2018年

雅慧應策展人華安瑞的邀請,在德國基森文化協會舉辦了個展《問影》。


2019年

雅慧與誠品畫廊合作,呈現了《時間簡史》個展。這次展覽反映了她近十年來的思考,從早期關於空間的心理感知和幻象,到2010年代關於繪畫性的討論,再到物體和影像空間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加入了對時間的思考。在這一時期,她研究了Philip Guston的抽象繪畫,並深刻體會到抽象實際上是關於事物整體性的最佳秩序。雅慧解釋:「我將時間視為事物本身質地的一部分,而不是外部的測量,這是我透過運動影像回應事物的一種方式。」展覽中的作品《棋盤》是她的第一個具有實體體積的近似雕塑作品。她說:「我想要回歸生活中的事物,深入研究繪畫性。作品中的影像不僅僅是影像,它們同時也是具有重量和體積的實際物體。」




2020年

延續前一年的創作趨勢,雅慧在台南的絕對空間展出了《鑽石就是雨滴》個展。在這次展覽中,日常生活物件再次成為她的創作主題。她將原本由光影構成的輕薄影像轉化為實體存在且具有體積感的物件。她在創作中表示:「將攝影的影像視為雕塑的一部分,透過某種方式與現實中的物件結合成一個整體。所謂的組合並不僅僅是把不同形式的東西放在一起⋯⋯⋯⋯我思考的是我們對物的感受是如何構成的。」這段時期,雅慧在作品中進行了多方面的實驗,並將理性和感性相融合。



2021年

雅慧提出製作階段性回顧展的想法,得到了策展人好友韓芳的支持。因此,韓芳在台東美術館策劃了雅慧的《大象奏鳴曲》個展,爬梳她二十年來的創作。在這個展覽中,雅慧回憶起二十年前在台東關山實習的經歷,她描述道:「一直居住在都市的我,完全進入到另一種節奏的時空中,這種節奏與都市那種速度、規矩、邏輯、目標式的節奏不同,這種節奏是雲是山,是田野也是樹木。當時的我總感覺整個世界好像在一直輕輕地搖擺著,流動著,一種從不重複的循環讓我想到莫蘭迪的瓶子畫,只是稍微更動一下位置與組合,又是一張一點也不遜色的傑作。我迷上了這種節奏,買了一台數位錄影機,每天拍各式各樣的雲,光線,與山色。很多年後,我才發覺,那節奏一直記錄在自己身上,形成我感受世界的一種基調。
同時,雅慧受紐約魯賓美術館所託,創作《稻田的味道》,並納入美術館藏。




2022年

雅慧參加了香港CHAT六廠的《再紡東亞系列二:邊織邊拆的網》群展,展出《一一》。這件作品回歸到影像本身,將墨畫轉化成投影,用光線繪製畫面,同時表達了水墨畫的精神性。作品中的日常物件,初看只是兩條普通的毛巾,但當光線投影在墨色上時,毛巾又成為了影像的一部分。這個作品結合了影像、現成物、水墨和物件的研究,同時延續了傳統文化在當代生活中的影響。雅慧說:「我想透過這種新的水墨空間與時間,以及觀影過程中不同元素的整合,來回應我們所處的當代東亞生活經驗。」同年,她被診斷出罹患癌症,身體在隔年的農曆春節後迅速衰弱。

2023年

50歲的雅慧因病離世,在她生命最後留下的創作是與女兒Yoyo的圖畫日記。回顧雅慧30年的藝術生涯,她用自己的感官捕捉心中的風景,並透過大量的影像具現於作品上。她不追求藝術圈的虛榮和名利,而是專注於純粹的創作,認真地透過影像、文字、語言等媒介,探討藝術的本質與做人的修養,並帶給大家真誠、富有詩意和想像空間的作品。她的精神與藝術作品所留下的氣息,將融入這個世界,重新以某種節奏存在於雲的飄越、海水的波動、晝夜的交替,以及我們每一次的呼吸之中。




撰文|朱莉安